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欧宝体育入口 > 反应釜
产品详情

  重达2400吨,直径五米,立直高度70米,约20层楼高,全球最大加氢反应器……

  这是全球最大的渣油加氢设备,也是目前为止全球体型最大的石化设备和最大的反应容器。

  由于目前全球的燃料使用结构发生变化,对轻质燃料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故而在化工行业的一项重点攻关方向则是怎么样提高原油转化为轻质燃油的转化率。

  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则是渣油加氢的工艺,利用高温度高压力和催化剂,将大分子物质裂解为小分子,从而生产出合格的轻质燃料。这一个反应对于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要求高之又高,因此中国一重这台设备的重要性,在我国化工领域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目前重油深加工的有效手段,沸腾床加氢法的操作灵活性更好,可以将难于利用的重油和渣油转化为经济价值更高的汽油与柴油,在全球范围内的前景都是相当广阔的。

  为了安装这个2400吨的庞然大物,中国还连续创下了多项石化设备吊装的世界纪录,由于码头吊车的吊装能力不够,为了将其转运上岸,还动用了两台850吨的行车和一艘1600吨的浮吊船,创下了长江航道货物吊装的新纪录,将其安装到位,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在大型石化设施安装这一技术领域,也已经领跑了全世界。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拥有着目前最先进的石油加工工艺,即使是美国在这样的领域内也没有能够超越中国的技术,而这台设备,也被国家列入禁止出口的名单当中,宣布永不售卖。

  想要制造出这台设备,当然绝非容易之事。对此,一重集团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极多的心血,才让其成功问世。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对原料适应性极高,且操作灵活,能够降低焦化负荷,在利用率和环保效果上都表现亮眼。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由于沸腾床反应器结构不同于传统固定床反应器,其内件安装工艺复杂、加工精度高、制造难度极大。广大工艺技术和一线员工严密项目管理、严格工艺规范、严肃质量监管,以精湛的制造技术,扎实的工作作风,先后攻克了反应器超长超重、热处理、探伤以及焊接难度大等诸多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制造任务。它的制造成功,不仅增强了中国一重的专业化能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且再次刷新了我国超大吨位锻焊加氢反应器的研制业绩,为一重实现重大石化技术装备国产化谱写了新的篇章。

  中国一重具备核岛一回路核电设备全覆盖制造能力,是中国核岛装备的领导者、国际先进的核岛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是当今世界炼油用加氢反应器的最大供货商、冶金企业全流程设备供应商。主要为钢铁、有色、电力、能源、汽车、矿山、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及国防军工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并开展相关的国际贸易。基本的产品有核岛设备、重型容器、大型铸锻件、专项产品、冶金设备、重型锻压设备、矿山设备和工矿配件等。近70年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机械产品500余万吨,开发研制新产品400多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00多项,创造了数百项“第一”,先后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装备的历史,不能生产成套机器产品的历史,不能生产核电的历史,不仅带动了我国重型机械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而且有力地支撑了国防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一重是冶金企业全流程供应商,是我国少数具备向国内外钢铁公司可以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套轧制设备的制造商,拥有核心技术,技术水平和产品,为国内所有知名冶金公司可以提供核心装备,我国1250mm 以上轧机80%均由中国一重制造,高筑冶金装备市场占有率60%以上。

  始建于1954年的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资金极其紧张,为了建一重,国家拿出4亿多元,相当于当年人均1元钱,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当年,一重工厂还没全部建成,苏联就撤走了全部专家、停止供应设备和技术资料,有的机器仅靠一张照片“拼积木”,但一重硬是造出了我国第一台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中国从此拥有独立承担大型成套设备设计制造的“中国底气”。

  作为“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虽然企业名字几经更迭,但一重人心里“为国分忧”的使命始终不息——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国防和经济及科技安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67年来,一重一直冲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最前沿,开发研制新产品400多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00多项,创造“中国第一”成了习惯。

  去年,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浙江石化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列装起航。随着这一设备的成功制造,再次刷新了世界锻焊加氢反应器的制造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吨位石化装备制造技术继续领跑国际,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一重作为“大国重器”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超级工程的创造实力。

  从“傻大黑粗”到“高特精尖”,中国一重的转型创新之路正像是近年来许多大型制造企业浴火重生的缩影。

  目前的全球形势依然严峻,但中国人的韧劲不允许我们从始至终被卡脖子,即使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但大国重器慢慢的变多、不断领跑全球慢慢的变成了不争的事实,让我们期待中国制造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底气和自信!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