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作为资源型城市,东营区石油装备企业规模小、产品低端化、产品大多就地销售,如今该区已成为享誉全国的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东营区用好外力,做实内功,实施人才战略,全力开启高端石油装备“智造”新时代。
与国际高端企业接轨,是科瑞集团快速成长的密码。东营区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科瑞集团实现了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牵手”,合资建设了“卡尔加里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技术开发中心”。去年,该企业还投资5000多万美元在国外投资成立了独资或合资公司,包括美国井口设备公司、径向钻井技术公司、油田化学品公司等,在阿根廷、伊拉克、哥伦比亚等国家成立增产技术服务企业,拥有了多项世界领先或先进的技术。目前,科瑞集团在多个国家重组或新建了16家技术研发中心。
“不仅仅是科瑞,近年来,日本丸红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东营区投资落户。”胜利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许明德介绍,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以石油装备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胜利经济开发区已累计引进项目223个,其中安置石油装备项目153个,过亿元的项目73个。
日前,东营区海森卧式反应器机械密封关键技术探讨研究等7个项目,被列入2015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据了解,这7个项目均由企业自主研发,完工后总计可实现年出售的收益25220万元、年利税9492万元。
海森公司董事长郝木明介绍,卧式反应器机械密封关键技术采用背靠背双端面密封,双平衡结构,可承受反压,可避免密封泄漏导致轴承损坏,安全可靠。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承担了科技部自然基金、科技部和省市创新基金等15项省部级课题和18项横向课题。
以打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为目标,东营区着力培育、延伸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链,以胜利油田孚瑞特、科瑞、胜机石油装备等企业为龙头,致力于石油钻采、机械配件、石油勘探仪器仪表等研究,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东营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产学研洽谈会,构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桥梁。截至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至30家,与100多家院所建立了科学技术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项目150多个,拥有国家(省)首台套产品13个。
东营区还着力培育高端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发展载体,在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东营胜利科学技术创新园区,并全方面推进“两谷两园””(石油科技谷、生物科学技术谷、石油科技产业园、东营胜利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孕育了科瑞石油机械井口设备制造等重点石油装备项目,共计完成工业投入38.28亿元。
在今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榜上,胜利经济开发区企业胜动集团钻井用12V190燃气发动机研制项目引人注目,它可使颗粒物排放减少50%,一氧化碳排放减少17%。优势源于“智慧”,目前,胜动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拥有科研人才80多人。像这个集团一样,在东营区石油装备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研发技术中心,许多技术专家都是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远道而来,住进了东营区企业。
东营石油产业高新技术创新联盟是东营区石油装备企业“聚智”的平台,目前,这个联盟已召开联盟会议4次,举办专业方面技术讲座4次,先后邀请了中国石油大学机械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綦耀光博士,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胜利油田质检中心等相关专家与联盟公司进行交流。而联盟内部8家企业也实现了技术、市场的合作,转化科技成果6项。
几年来,东营区还深入实施“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在全区选拔了一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促进了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成长;通过加强石油装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了这支队伍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
如何推动“双碳”行动落实落地,促进“双碳”产业创新发展?11月18日,首届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双碳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国内外数十位大咖,围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碳市场建设、碳汇项目开发等热点
11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我国将在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有序推进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我省紧跟其后,发布
——四十年,是一道产业印记的长度,记录着思蓝德风雨兼程,开拓奋进,稳健发展的速度;更是一次跨越里程的标尺,丈量着思蓝德与时俱进,蓄势聚能,创新发展的高度。 峥嵘四十载 聚势新征程∣202
以恒有 机硅受邀参与工程建造协会规范《定制门窗工程作业规程》(送审稿)检查会 2021年5月28日,工程建造协会规范《定制门窗工程作业规程》(送审稿)检查会在北京紫光楼(主会场)和广东坚